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IlovePattayaka.

ka是语气词,泰语谢谢的意思,泰国人一般会在句末加个ka,或者krub,以示礼貌。

我去过N次芭提雅了,我爱那里。每次回去,就像回家一样,这两次已经在看房子。

thebeach

人和人相处,讲的是气味相投,气味不投,尽早分开,因为生命宝贵;人和环境,亦然,气味、气场、温度,包括空气的味道、阳光的颜色和树叶的舞动,如果这些都与你合拍儿,那么恭喜你,找到了,很难得。

芭提雅被人们称为性都,但据我的亲身经历,曼谷和普吉的性产业的疯狂都要超过芭提雅,我不喜欢曼谷,也不喜欢普吉,但却很爱芭提雅,因为那里给我自由感,可能这种感觉,放到别人身上,就不自由了,因人而异。

我的Thaigirlfriend生活在曼谷,她就很不喜欢芭提雅,这次只在周六一早坐车过来了,住了一晚,之后,我俩一起回到曼谷,待了几天,我从曼谷回京。

讲芭提雅,要从二战说起,美国大兵,当年他们驻扎芭提雅时,那里还是个小渔村,大兵百无聊赖,坐在沙滩上发呆,泰妹上前去卖啤酒,大兵问多钱,泰妹说20,其实是20株,大兵以为是20美元,就给了美元,泰妹高兴坏了。

慢慢地,欧美人打造了芭提雅,如今的时差也是欧美的,在芭提雅,没人夜里睡觉的。白天,街上静悄悄,要到晚上8、9点钟,各个店铺才开始热闹。

接触了几个房产代理,中区和南区还有2万(人民币)一平的房子,一直涨,因为要从BKK通高铁到这里了。

步行街

有两个发现,一是芭提雅的物价一直涨,我常去的一家餐厅,几乎每次去,饭菜的后面都贴上新标签,涨价了;二是,中国人越来越多,北京上广出去的还好,其他地方的,呵呵(心里一万头草泥马飘过),这次我在一家Massage店里面做Oil,大堂里几个四川人高声喊叫,还抽起了烟,服务员和老外们一脸愁容,最后,老板出面,让他们出去了。

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没办法。出去之后,你才能看清自己的国家是怎样的,国民是怎样的。

在我第一次芭提雅之前,好友siqi一再叮嘱,芭提雅没有一个女人,一个也没有,他的意思是全是男人和人妖。我自然多加小心,但纵然火眼金睛,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次去,在一个街头Bar里,认识了一个女孩,Thaigirl,肤白貌美,很漂亮,怎么说呢,像杨恭如,这里我就不放她的照片了,她很温柔,接触过不少中国人,所以和我聊天也知道怎么聊,会关心人,我请她酒,第二天请她吃饭,第三天晚上,她邀请我去她家里坐坐,我说好啊,我真的只是去坐坐,因为我是社会新闻记者出身,去家访,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是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谢谢~)

那天晚上芭提雅突降暴雨,我正在海滩上,进了7-11躲雨,待雨小的时候,打摩托车去找她,摩托车是芭提雅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司机开起来不要命的,穿梭在大车辆之间,又下着雨,几次我都心想,要挂。

Googlemap不要太好用。但我地方,女孩接我上楼,我一进她家,一居室,突然味道来了男人的汗味儿,此时她也卸了妆,壁橱上贴着她的照片,从小到大,我静下来一看,坏了,Ladyboy,我直接问她,她说是的。但她属于比较彻底的Ladyboy,13、4岁的时候,就彻底做了手术。

我感觉怪怪的,聊了聊家长里短,租房买房,等等,就想借机离开。正好我的Line响个不停,我说有朋友急事找我,撤了。她也没阻拦。

芭提雅还是有真女人的,没那么恐怖。

我喜欢Thaigirl,怎么说呢,阳光、微笑、自信、好看,对比下中国女孩,很多中国女孩是一脸愁容,压力大?来自生活或是家庭。中国女孩很少笑,走在路上、地铁上都是紧紧捂着包,很怕别人偷她的东西,脸上也是惊恐与怨气。而Thaigirl,不会这样,虽然黑点,但没事,我喜欢黑的。

海滨路

这次,在芭提雅海滨路,还遇到了一个女孩,她和很多Thaigirl不一样,皮肤很白,长发系起,脖颈很长,怎么说呢,真的很漂亮。她和另一个女孩站着,怎么看也不像Streetgirl,我路过是对她Sayhi,“Howareyoutoday?”只是想聊聊天,认识一下。

女孩几乎没抬眼看我,看着手机,说了句“,shorttime.”

行话。

我一愣,真没想到她也是Streetgirl。我不知道该继续怎么交谈。

她接着问,“whereisyouhotel?”

我连说sorry,离开了。

这是我爱的芭提雅。但我没有对它和她失望。

芭提雅有很多漂亮的年轻的女孩,她们就像一个人人生中的青年时代,美丽又充满希望;芭提雅又有着很多中年人,他们或功成名就,挥金如土,或碌碌无为,流浪栖息,他们就像人生的中年,很现实。芭提雅也有很多老年人,N多的欧美老年人来此定居,人到老年了,就走向宗教阶段,佛国会给你一份安宁,也给你激情。

但很重要的一点,成或败,在芭提雅都不重要,那里有属于每个人的快乐和自由。深吸一口气,咸咸的,温热的,湿润的,海风都是自由的。

作者:张鑫明。前《体育画报》记者,《Vista看天下》特稿记者,知乎商业化团队商业编辑,现自由撰稿人。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by/255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