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症状 >> 肺气肿emphysema
肺气肿(emphysema)
点击观看视频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病因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引起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气时细支气管腔扩张,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肺泡内压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甚至破裂。弹性蛋白的溶解活性增加或抗溶解活性降低时,可导致肺气肿形成。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一种保护肺部弹力组织的蛋白质)缺乏是引起原发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较多,我国少见。
分类
按病因学分类:
1.老年性肺气肿
2.代偿性肺气肿
3.间质性肺气肿
4.灶性肺气肿
5.旁间隔性肺气肿
6.阻塞性肺气肿
按解剖学分类:
1.肺泡性肺气肿
2.间质性肺气肿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
1.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
2.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至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
3.患者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4.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诊断根据病史、体检、X射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可以明确诊断。
X线检查表现为胸腔前后径增大,胸骨前突,胸骨后间隙增宽,横膈低平,肺纹理减少,肺野透光度增加,悬垂型心脏,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增宽,外周血管细小。
肺功能测定表现为残气、肺总量增加、残气/肺总量比值增高、FEV1/FVC显著降低、弥散功能减低。
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皮下气肿
治疗
1.一般治疗
戒烟、远离环境污染,必要时吸氧治疗并注意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
舒张支气管药物、激素、祛痰药、抗生素
3.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等
预防
1.首先是戒烟及避免吸入二手烟。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4.年老体弱者可以接种疫苗,预防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
总体策划:杜仁
资料整理:杜仁
宣传稿撰写:杜仁
PPT制作:杜仁、孙嘉颐、李明珠
讲稿撰写:杜仁
音频录制:张世弘
视频制作:陈之翔
指导教师:刘灏、白冬松
图文编辑:赵君蕊
审核:杜佳
责任编辑:王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