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每日一练考场

↓↓↓

执业护士

在某种特殊情況下,如感染或传染病流行期间,应使用消毒液洗手。

执行化疗药物操作时,抽取的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

护士在与病人进行交谈过程中,一般先从主诉、一般资料开始,引向过去健康状况及心理、社会情况等。

病室内温度过高时,病人可出现烦躁、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病室内温度过低时,病人可出现肌肉紧张的症状。

一般病人入院,病区护土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立即根据病情准备床单位。

行椎管内麻醉或脊随腔穿刺后的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可防止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原因有: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医院内感染按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两类。

使用压力蒸气灭菌法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时,将留点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50C以下,放入需灭菌包内,待灭菌后检查读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

使用压力蒸气灭菌法时,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气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x30cmx25cm;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x30cmx50cm。

初级护师

腹部检查时取屈膝仰卧位,可使腹肌放松,有利于检查。

采取屈膝仰卧位时,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脚平踏于床上,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采取中凹卧位时,病人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等。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隔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也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及心脏负担。

半坐卧位是将床头支架抬高30°~50°。

采取端坐位时,病人坐起,摇起床头支架或床头置于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

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采取俯卧位。

颈推骨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采取头高足低位的卧位方式。

头高脚低位时,病人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另用枕头横立于床尾。

患者,男,72岁。1个月来大便带血,消瘦,拟行直肠镜检查,应采用的卧位是膝胸卧位。

主管护师

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每天可达数百毫升。

“干性支气管扩张”病人仅表现为反复咯血,平时无咳嗽、脓痰等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早期可无异常肺部体征。典型变化为病变部位持续存在湿啰音,部分病人有杵状指(趾)、贫血。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见下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典型者可见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有液平面。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高分辨CT检査时,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和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

支气管扩张症轻症患者常口服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重症者常需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联合静脉用药。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如有厌氧菌感染,应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出现室息征象者取头低足高俯卧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室息或误吸。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变部位处于高处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支气管扩张重症病人在吸痰前后应提高吸氧浓度,以防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护士笔记APP每日一练、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zl/24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