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症状 >> 生物物理模型预测双支气管扩张剂干粉吸入器
为提高吸入疗法对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市场上有各种新颖的制剂和装置,可产生具有确定大小分布以及肺部靶向递送的药物颗粒。但因为药物吸入这一过程极其复杂,很难在临床研究上进行个体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生物物理肺模型,以预测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吸入给药过程中的药物沉积,并定量研究沉积变异性的来源。
方法:在不同的喉咙解剖结构下,使用不同的模拟吸入流量计算干粉吸入器比斯海乐?的茚达特罗/格隆溴铵(IND/GLY)/50μg(QVA)肺部药物剂量。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肺部剂量变异性的来源,并通过气溶胶颗粒尺寸测量,颗粒图像测速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支持论证。
结果:吸入流量为30–L/min时,IND/GLY/50μg总肺部剂量相似,IND为32~42%,GLY为38~54%。但在高吸气流量下,计算得出的肺部输送剂量略有下降(如图1)。吸入器的倾斜角度对肺部药物剂量没有影响(如图2)。不同批次的IND/GLY/50μg肺部药物剂量相似(如图3)。该生物物理模型表明固定剂量组合IND/GLY的肺部给药剂量与相应的单药治疗剂量良好匹配,肺部输送稳定,胸腔外药物损失低(如图4)。该模型提供了一种吸入疗法的定量、机械模拟、评估向肺部药物输送的测试系统,为传统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补充。
图1|吸入流量对肺部药物剂量的影响
图2|吸入器的倾斜角度对肺部药物剂量
图3|不同批次对肺部药物剂量的影响
图4|胸腔外药物损失
[参考文献]
1.MyrnaB,etal.IntJPharmX,;1:.
2.UltibroProductMonograph.
MCC号OTH有效期-06-17,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