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危害 >> 肺腑之言跟着小肺学康复之ldquo
肺为“娇脏”,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易感外邪,喜润恶燥,寒热皆所不宜。
肺腑之言栏目将定期推送肺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调护及肺康复等科普知识。
小肺课堂第四十七讲
医学指导:医院大德路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许银姬
“咳咳咳……”,最近忽冷忽热的天气让原本患有支气管扩张的老李苦不堪言,胸中“滔滔不绝”的顽痰总让他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情急之下的他只能翻箱倒柜地找出各种祛痰药,试图缓解自己的症状,但无奈服药再多,症状依然改善有限。难道除了药物以外,就没有更好的辅助祛痰方法吗?且听小肺给你仔细解答。
1.正确理解祛痰药物的作用痰液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通过刺激呼吸道粘膜从而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祛痰药物能通过不同的药理作用改变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液的粘滞度,使痰易于咳出。但祛痰药物不能直接减少痰量,更不能替代人体主动咳痰的作用。因此即使用了祛痰药物,仍需要配合有效的咳嗽排出痰液,而体位引流则是最常使用和最简单的一种辅助排痰方法。
2.什么是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指肺部分泌物的重力引流,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震颤等,获得临床排痰效果的方法。其原理实则为“水往低处流”,将分泌物蓄积的肺部置于高位,从而使其流向大的支气管,并进一步刺激咳嗽反射,从而排出痰液。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排痰困难者、存在或怀疑存在黏液栓引起的肺不张以及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等。3.操作方法及步骤1)向医生了解自己肺内的病变部位——确定分泌物集中位置;2)摆好体位和姿势并用枕头适当支托;3)将卫生纸或盆放在下颌处收集分泌物;4)维持上述姿势至少5分钟;5)必要时给予生理盐水雾化或拍背促进排痰。PS:如患者在引流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引流;常见体位操作作方法及步骤右侧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左肺中叶和下叶痰液。左侧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右肺中叶和下叶侧面痰液。高伏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腹部,使得胸部低于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左、右肺下叶后侧部痰液。低伏卧位(补充位):高伏卧位不能承受时,可采用此卧位,减少腹部枕头数量,引流左、右肺下叶后侧部痰液。听完小肺的讲解,老李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体位引流的操作,通过一段时间地坚持,老李自觉痰量开始逐渐减少,咳嗽和咯痰也变成了日常锻炼的一部分。所以,支气管扩张的各位病友也不妨来亲身试一试。温馨提示:
(1)体位引流适合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平时痰液比较多者。
(2)如果已经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体位引流以自我舒适为原则,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3)如果在体位引流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请立刻改为坐位,做做深呼吸,吸入万托林气雾剂,家中如有氧气也可以吸吸氧,如医院就诊。
咳喘病慢病管理门诊咳喘病慢病管理门诊位于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八楼,每周二至周五均有专家及专科护士团队出诊,并专设肺康复门诊,为慢阻肺、哮喘、支扩等慢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肺康复、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全程指导及管理,为咳喘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出诊安排:
时间
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专科护士
周二下午
蔡彦
符丽
李咏文
周三下午
吴蕾
黄敏玲
李咏文
周四上午
许银姬(中医肺康复)
李咏文
周四下午
周明娟
蔡俊祥
李咏文
周五上午
谈馨媛
吴镇湖
李咏文
本期作者
蔡俊翔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委员会委员,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危重症,如慢阻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支扩、哮喘、间质性肺病、肺血管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