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章来源于Vista看天下,作者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这里有好看的新闻故事

“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而是张坤。”

“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而是刘彦春。”

“什么博君一肖,我们周应波和萧楠的‘波君一萧’才是最吊的。”

万万没想到,见证互联网顶流改朝换代就在今朝,最近被万千少女视为心头宝的男人,是一群输了头发却赢了世界的——

基金经理。

〓玩梗的粉丝给张坤做的表情包

大洋彼岸的美国“韭菜”上演“占领华尔街”的几天里,#基金圈饭圈化#的热门话题在我们这儿挂了两天。

其实本不足为奇,毕竟当今主流年轻网友习惯的表达方式就这样,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但我的80后同事,发现自己刚上大一的00后侄子发了这样一条说说后,开始困惑了:

“早知道多补点仓了,最近医药真是涨得飞起~”

平时对基金投资兴趣不大的他,在那一刻,突然与被时代抛下的老年人奇妙共情——

“天天都在说大家跑步进场买基金,可你们年轻人跑得也太快了点吧!”

戏台都搭好了,你不唱不行了

95年生的小莫第一次反思自己会不会因为头脑发热而成了一茬鲜嫩的韭菜,其实是在终于沉下心看了看相关的财经报道后。

她突然顿悟:哦,原来爆红的基金经理坤坤并不如自己所想象,是最近势头太好的产物。

它从来就不是个新鲜事儿。

比如年广发基金的刘格菘,年农银汇理的赵诣,都曾创造过旗下管理的基金收益率包揽全年前几名的神话。

前两天,网上不是还流传过一篇“终于知道基金为什么赚钱”的调侃吗?

你光顾着笑人家为搞钱付出了太多头发,殊不知他们都是曾经或未来的“坤坤”。

〓“我秃了,也变强了”真人版

之前,你其实很少能见到基金经理这一“深藏功与名”的职业,被互联网舆论捧得这么红。

毕竟,真正到达一定水平与规模的投资者并不会拿着大喇叭在网上嚷嚷,对基金经理上演粉与黑之间的反复横跳。

可是开年以来,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儿了。

开年伊始就有多支基金发售当日被一抢而光,截止到26日有94支新基金成立,募集了超过亿的增量资金,又创造了一项新纪录。

是谁被吸引着冲进来了?据央视财经的数据显示,90年代生人占据了“新基民”的一半以上。

从抢票、抢鞋到抢基金,90后终于也长成了割(肉)以咏志的一代。

第一笔令人眼馋的回头钱,也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一些。

易方达的张坤之所以突然被推到前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段时间在行情低迷的一天,他管理的一支基金因重仓了白酒股,单日净值暴涨5%。

看到朋友圈晒出一天基金赚的钱比一个月工资还高,真有人能做到心里没有一丝波澜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的一年里,赚点儿外快确实越来越难。

余额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ys/270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