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vista >> vista介绍 >> 说她嫁得好,是最大的残忍Vista
“你是来享福的,正常人还没有这种待遇呢,瞅瞅,新郎官对你多好。”
河南20岁的智力障碍女孩姚某和55岁男子张某的“婚礼”上,张某给正在大哭的女孩擦了擦脸。
在场一位亲友感叹,这是“正常人没有”的好待遇。
一个智力障碍还行动不便的女孩,能嫁给一个有手有脚、表示愿意照料她的男人,在围观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好的归宿。
01
在远离婚礼现场的网络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人们瞧不起执着于娶妻生子的张某,也完全无法接受姚某的父母就这样把女儿送出去。
可旁观者再多愤怒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这场婚姻,或许是这两个农村底层家庭别无选择的自救。
张某因为贫困55岁未婚,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如今靠种两亩地为生;姚某的父母也是普通的农民,要养育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并不容易。
想成家的人有“家”了,尽管“妻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想给女儿寻个托付的也寻到了,哪怕这个女婿跟岳丈差不多大。
最好的结果是以后能生个正常的孩子,这样养老就会有人管了。
网络上的文明人慎之又慎、吵了又吵的生育,对他们来说是命运唯一的解药。
真正让人愤怒的,是为什么他们只能这样自救?
为什么社会坦然接受他们这样自救?
婚礼是2月27号办的,2月26号正好是元宵节,也是“新娘”姚某身份证上登记的生日。
过了这个元宵,她就到法定结婚年龄了。张某在采访中表示,准备3月2日去登记领证。
如果不是这段视频阴差阳错发到了网上,不知现在他们会不会已经成了合法夫妻关系。
舆论沸腾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为此事开了一场专题会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同居不违法,但不能领证;
2、双方以后有孩子了可以办准生证和上户口;
3、积极帮扶这个特殊家庭。
无论是女孩的父母,还是当地有关部门的态度,都已经接受和承认了这个“特殊家庭”。
有没有按照《民法典》规定不给他们发结婚证,并不能改变结果:
一个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智力障碍女性,在“双方家庭的同意”“相关部门的帮扶”中,走进了事实婚姻,并承担“想要个孩子”的期待。
via张律师说婚姻
“智障”“脑残”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正常人的游戏世界里、网络调侃中。
真正被“智障”所困的活生生的人,活在最隐秘的角落,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包袱,是“人均三十六万元”地下的影子。
“婚礼”现场的视频里,没人去问这个连话都不会说的“新娘”为什么哭。
就连这则视频之所以在网上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zl/2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