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vista >> vista介绍 >>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陆火星Vista看天
撰文
陈光
编辑
王晓
电影《火星救援》剧照
“你要是在一个地方种了庄稼,那里就算是你的殖民地了。”
电影《火星救援》中,男主角、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凭借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占领”了火星。现实中,想要登陆火星,对人类来说,比登天要更难。
1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对外透露,中国将于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如果能按计划实现,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首个一次发射即可实现“环绕、着陆、巡视”火星三个目标的国家。
Mars
一次失败的尝试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有过一次环绕火星的尝试。
年11月8日,很多中国工程师与俄罗斯工程师一起,出现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这里曾经是苏联最大的航天器和导弹试验中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租用协议,由俄罗斯使用该发射场进行商业和载人发射。自此,这里就成为俄罗斯航空事业的最重要基地。
此时,中国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已经安稳地装载到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上,即将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
按照计划,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将择期与“萤火一号”分手,登陆“火卫一”,钻取土壤样品后返回地球;而“萤火一号”则在火星大椭圆轨道上的近火点(距火星最近的点)履行火星探测使命。
“在中俄航天领域合作的框架下,我们提出了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等人在《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科学目标综述》中介绍道。
中俄对星际空间的共同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中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刘古昌此前曾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方面在航天领域合作紧密,中国第一批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和翟志刚就曾在俄罗斯学习,之后也有一些宇航员在俄罗斯接受全面训练。
年11月4日,上海,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参展的“火星巡视探测器原理样机”。(
视觉中国)《黑河学院学报》刊登的一篇论文显示,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空署签订有关探索火星计划的协议,商定将两国的探测卫星同时发射到火星上。两年后,更具体的协议签订,“萤火一号”正式出现在协议中。
“萤火一号”主要科学探测目标是对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进行探测。此外,还将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附近的重力场。
北京时间年11月9日凌晨,发射场里开始倒计时,随后,火箭喷射出巨大的火焰,飞速向天空奔去。接着,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但人们还来不及为这一环节庆祝就发现,分离后的探测器失联了。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夜晚。因为(在分离后)我们观测不到飞船。”时任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普沃金说,后来,他们查明探测器引擎没有启动。
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未能离开地球轨道,变轨失败。这同样意味着中国第一个正式的火星计划失败。
“我们应该认识到,航天本身风险就很大,我们应该从这次俄罗斯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完成航天任务时,大家都应该在分析风险上下工夫,在研制工作中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萤火一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曾对中国日报说。
另据《解放日报》报道,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上,参会专家也透露,中国在轨道设计、星地通讯、自主导航等方面尚有多道难关待克。
此后,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进入漫长的沉寂期。
Mars
“恐怖7分钟”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为了探测火星,他们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组织人员对火星进行专门研究,针对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也早已制定。
当地时间年6月3日,俄罗斯莫斯科,世界首个模拟火星之旅实验启动。其后6名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国的男志愿者,在狭小的模拟密封舱内生活个日夜。图为中国志愿者王跃。(
视觉中国)“当时我们提出了详细的计划方案,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做了,计划在年内发射,但是后来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该方案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欧阳自远说的是后来命名为“嫦娥二号”的卫星,中国航天部门原本计划把它送到火星执行探测任务。
后来,“嫦娥二号”被送到了月球轨道上,成为中国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
之后,中国又计划在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但很快发现,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作为一颗离地球最近为万公里,最远为4亿公里的行星,火星每过26个月才接近地球一次,因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有限。
“在这个(火星近地)时间点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对运载火箭来说是最省能量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宇航部副部长马志滨此前透露,考虑到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下一次,中国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发射任务。
下一次,就是年,而且中国要一步到位。
茫茫宇宙中,探测器在与火箭分离后,要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才被火星捕获。而且环绕器还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之后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在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张荣桥介绍了上述登陆步骤。
但约有一半的火星探测器会在登陆时失败。
年8月,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在7分钟着陆时间里,“好奇号”时速由约2万公里下降至零,因难度风险大,被美国航天局称为“恐怖7分钟”。
中国的探测器,显然也要面对这恐怖的7分钟。据欧阳自远此前介绍,为了减小难度和风险,过去几年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设计和试验多种着陆方法。在未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很可能会带着一串气囊,利用降落伞和气囊的方式着陆。
“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绕、着、巡’三项任务,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中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目前仅有美国“海盗”号火星探测器实现了“绕”“着”,欧洲两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都只完成了“绕”,未能实现“着”。
Mars
“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从年6月至年11月,包括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进入了位于莫斯科的一个全封闭试验舱,开始了被称为“火星”的模拟试验。
当地时间年6月3日,俄罗斯莫斯科,“火星”实验启动。(
视觉中国)该试验由欧洲航天局与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所合作开展,模拟了天飞往火星、30天登陆火星、天返回地球的过程。
“漫长的旅程似乎是个黑洞,你辨不清方向,只是不停地走着……”在发回的日志中,王跃这样描述了自己个日日夜夜与世隔绝的别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