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是进补的最好时节,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如今又是一年冬来到,膏方进补正当时。医院举办的“中医膏方节”自11月1日的正式拉开序幕。

活动时间:年11月1日—年1月21日

地点:门诊二楼,每周一、二、三上午坐诊,有援疆专家及我院高级职称中医师为不同体质人群及不同病情患者量身定制,开具膏方。

联系(药械科)

(急诊科)

医院专家提醒大家:中医膏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补”字,应该是治病和防病相结合,扶正和祛邪相结合,调理和滋补相结合,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更重要的一点是,服用膏方一定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要求膏方时满腔热情,服膏方时一曝十寒,热情消退一扔了之。爱膏方,莫要爱得深,但求爱得久。以下是膏方适宜人群,请注意收藏哦!

01

消化系统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膏方作为中药的一种重要剂型,滋补只是它的作用之一,而对消化系统疾病更有显著的治疗和防病功能。对于一些需要中药调理,但又无法忍受中药汤药繁琐的煎煮方法,难以入肚的苦涩口感的慢性疾病病人,方便和相对可口的膏方无疑有巨大优势。对于慢性胃炎病人,一般服膏方前都要用“开路方”调整一下脾胃的功能,试探一下人体对中药的反应,提升膏方功效。一个贯穿整个膏方调治过程的重要原则就是“以胃为喜”。

适宜人群:慢性胃炎病人、消化性溃疡在获得相应治疗后可服用膏方。慢性功能性便秘病人服用膏方,以血肉有情之品的胶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补元气,填充精血的功效有汤药不能比拟的效果,并需要坚持服用数年膏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医冬令膏方有较好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膏方这种剂型,方便度高,口感改善,药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好;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处非活动期也可服。

禁忌情况:脾胃湿热型病人不适合膏方调治。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病人应先进行正规的抑酸、杀菌、护胃治疗。

02

失眠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类与自然生态一样,冬季昼短夜长,人的睡眠时间相应增多,合理调节睡眠有益于身心情志的调养。肝木偏旺是如今失眠症的发病基础,失眠症的症状和证候主要表现在“肝”,而非仅表现于“心”,常表现“五脏皆有不眠”的现象。提倡“肝以平为补”,对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内科杂病,临床立法用药当从肝论治。以平肝、柔肝、疏肝等法并兼顾脾、肾、心、肺诸脏,调和气血,调整阴阳,以达平衡五脏功能。

  适宜人群:在打算冬令进补之前,应先要让专科医师看看你的身体是否适合进补。精神衰弱者,气血虚弱者,无外邪感染者,老年人因精神情志因素合并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神经衰弱者。

 禁忌情况:一些胃肠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非常差,甚至湿热非常重,舌苔厚腻,平常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再服用滋补品,必然会加重上述症状。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基本治愈。如患者患有感冒、咳嗽、咳痰,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方能进补。更重要的一点是冬令进补要辨证辩病施补,不能盲目滥补。

03

肾脏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肾脏疾病病程长,病机复杂,多数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病变脏腑在肾,往往与其他脏腑有关,有时牵连多个脏腑、多个系统。肾脏疾病种类较多,每一病种皆有其自身特点、变化规律。同一病种的不同阶段,治疗规律也有区别。在遣方用药时,医师将全面分析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治疗用药史、其他系统疾病情况,再从中医角度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一剂膏方可有20至40味药物,经过合理配伍,组成一剂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虚实寒热,并能兼顾本虚标实,主次分清的调理处方。

  适宜人群:如病情相对稳定,或处于恢复期。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紫癜肾、糖尿病肾病、单纯性肾盂积水、痛风肾、狼疮性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肾病、膜性肾病等)、马兜铃肾病等)、早中期肾功能减退、中老年女性的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未经肾穿刺确诊的蛋白尿、血尿病人。

 禁忌情况:高度水肿、正在服用大剂量激素、血肌酐过高、电解质波动较大、其他系统病情不稳定者。如有疑问,可先咨询一下熟习你病情的肾科医生。

04

心血管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心脑血管病大多病程长,病体虚弱,气血阴阳有所不足,因而非一针一药治疗能奏效,选择一种适宜久服,不伤脾胃,简单方便的剂型———膏方,更为理想。它既会使次年阴阳平衡,又可平日调理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协调,气血和调,从而强身抗衰,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然而,必需辨证为虚证,或起码不存在明显的实证。这对于有中医基础的人而言是不难的,只需根据症状、舌苔、脉象,望、闻、问、切完全可以作出判断。对于大部分不了解中医的人而言更好在进补前咨询有关专家,千万不要盲目进补。

 适宜人群: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病人。

  禁忌情况:体虚且消化功能欠佳的患者,不宜滥用补药;素体虚损,更近又感染疾患而出现发热症状,在体热未退之前,不易进补。心脑血管患者出现胃口非常差,舌苔厚腻者,在急性发作时,或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时,极度虚弱,所谓“虚不受补”时,暂不要进补。

05

儿科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小儿膏方是针对小儿禀赋不足,脏腑柔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诸种小儿薄弱环节的调理处方,应该经过详细辨证,有目的地对小儿不同体质,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进行立方遣药,并按君、臣、佐、使合理配伍,构筑成一体化,平衡小儿机体阴阳,补充气血不足的调理处方。用莲子、红枣、胡桃肉、冰糖和蜂蜜等精制成清滋膏,孩子愿意坚持服用,可促进食欲,吸收营养,来春加速生长发育。

 适宜人群:体质虚弱多病的患儿,如反复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腺炎和哮喘等肺系疾病的患儿;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如反复口疮、便秘及倦怠、慢性胃炎、厌食、乏力、慢性泄泻、消瘦(营养不能吸收)等脾系疾病的患儿;气血不足的病儿,如贫血、学习无精打彩、精力不能旺盛的病儿。

禁忌情况:服用膏方期间,若遇感冒、消化不良、发热或严重咳嗽、积滞等应暂停服用,待疾病痊愈后,可到医生处咨询,再继续服用。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的食物,免得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服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含有人参的膏方忌食萝卜,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而且不能与牛奶同服,因其所含的钙、磷、铁等物质与滋补药中的有机物质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化合物。

06

妇科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中医认为女性防衰老的调养应从“五七”开始,即从35岁开始。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为育龄期女性,她们承担了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负担,由于月经、生育、哺乳等生理原因,加之精神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影响了脏腑功能的协调,气血阴阳的平衡,造成精血亏损,加重了“经期”的不适和经事的紊乱,日久更易加速女性的衰老。选用合理的膏滋药,既能调理其体质,又可以治疗其疾病,更重要的保证其脾胃消化功能不受影响,再配合合理饮食,平和心态,适当锻炼,才能保证女性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自内而外的美丽。

 适宜人群: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前期及月经期经常出现头胀头疼,焦躁易怒,失眠多梦,乳房胀痛,胸满腹胀,面目浮肿等经前期紧张综合症者。职业女性。因精力和体力明显超支,这些人易出现肝郁气滞、脾肾阳虚、阴虚肝旺和心脾失养等不同症状。

07

亚健康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长期紧张,常常加班熬夜,处于封闭办公环境等,都会使人们从健康渐渐转变成亚健康。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这一个称谓,但其可以是内伤杂病范畴中很多证候表现,例如百合病、各类郁证、脏躁和虚损等。亚健康的主要病因病机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生活不节等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致病。中医膏滋药能根据不同体质予以不同的调补。

  适宜人群:睡眠质量差、发胖、记忆力减退、体虚疲惫、易疲劳、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情绪不稳定、抵抗力差等等,医院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往往还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禁忌情况:保健药品食品必需经过中医医师指导。

08

呼吸系统疾病

适宜服膏指数:★★★★☆

基本原理:在膏方的配伍用药时,医生会依据患者肺部和浑身的情况,结合脉象舌苔而辨证施补。在选择补益药物时,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入止咳化痰,平喘消炎之药物,以扶正祛邪。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病人时,很强调调整脏腑功能,益肺以增加卫外能力,健脾以减少痰湿产生,补肾可以纳气平喘。许多慢性病患者的症状错综复杂,不是单纯虚损,往往虚中有实,所以在制定膏方时除适当选用补药外,还应当配伍理气、祛痰、化瘀、清热、消食等祛邪的药物,做到虚实兼顾,标本同治,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适宜人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反复肺部感染和肺气肿等咳喘患者,因肺系慢性疾病人日久正气渐虚者。有一些慢性咳嗽、气喘病人,入冬以后晨起有一些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倘若这些症状不太严重,胃口不错亦可服用。

  禁忌情况:当患者在服用膏方期间出现感冒、咳嗽气急咳痰和发热等症状急性加重时,则应暂时停服膏方;有一些咳喘病人,在急性发作症状控制后,仍有咳嗽痰多胸闷,疲倦纳少,舌苔白腻等症状,或焦躁口苦,胸胁胀满,大便干燥,舌红少津等症状,均要先服用“开路方”。进补期间更好避免食用辛辣、腥膻的食品,痰盛湿重的患者要控制油腻厚味,减少甜食;支气管哮喘病人特别是对某种食物过敏反应的,尽可能避免鱼腥虾蟹“发”物,避免接触油烟、油漆和刺激性气体,还要防止外来风寒入侵,注意保暖。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by/142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