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医院高立伟和李云娟,本文已经发表在《儿科学大查房》年第五期。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多种原因导致小气道病变及小气道阻塞为特征。儿童BO以感染引起最为常见,称为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绝大多数PIBO继发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肺炎,以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居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喘息、咳嗽,但无特异性,早期常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而错过早期治疗时机。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HRCT)可显示PIBO特征性征象,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是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儿童PIBO总体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治疗、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改善儿童PIBO预后。

1.病例介绍

患儿女,6岁,主因“间断咳喘1年9个月,加重伴发热2d”入院。患儿入院前1年9个月因“重症支原体肺炎”予外院住院治疗18d,期间行X线摄影及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见图1),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2mg·kg-1·d-1,共5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侧支气管炎性改变,出院时复查,X线摄影检查提示片影较前好转,仍遗留左肺门肺不张。其后患儿反复咳嗽、喘息,患3次肺炎(左侧或双侧肺炎),每次均在静脉滴注抗生素后好转,查体持续存在左下肺湿啰音,伴运动后喘息,活动耐力下降。曾按哮喘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前2d,患儿咳嗽加重,体温最高39.5℃,每天出现3次热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7.52×/L,中性粒细胞比例73.3%,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1d。

入院当天,患儿仍发热,阵咳明显,伴气促,就诊我院查血常规,示WBC35.2×/L,中性粒细胞比例91.6%,淋巴细胞比例4.9%,血红蛋白(Hb)g/L,血小板(PLT)×/L,C-反应蛋白(CRP)mg/L;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糖等相关结果未见异常;X线摄影检查提示肺纹理模糊,两侧中下肺内带可见片影,肺门模糊,左肺门增密(见图2)。于门诊以“肺炎”收入院。

既往史:出生后4个月患肺炎,住院治疗10d好转出院。

2.诊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仍有高热,咳喘明显,查体示体温39.0℃,脉搏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63mmHg(1mmHg=0.kPa),神志清楚,精神反应稍弱,皮肤弹性好,卡疤(+),无皮疹,呼吸稍促,口唇红润,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湿啰音,左下肺为著,未闻及喘鸣音,心、腹、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杵状指(-)。

入院后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进行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并口服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拍背及体位引流。入院第3天,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血培养: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痰培养:肺炎链球菌80%,支原体抗体1:80,呼吸道病毒均阴性。免疫球蛋白(Ig)系列:IgG5.67g/L,轻度降低;IgE.94IU/mL,升高。CD系列:CD.9%,降低;CD4/CD82.7,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4.3%,降低。过敏原检测:屋尘0.7级,牛乳1.4级,芒果、苹果、樱桃、桃0.7级。复查血常规:WBC3.7×/L,中性粒细胞比例31.3%,淋巴细胞比例61.3%,Hbg/L,PLT×/L,CRP17mg/L;咳嗽逐渐好转,咯痰减少,左下肺固定湿啰音未消退。行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high-resolution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肺含气不均匀,左肺透明度增高,单侧透明肺表现(见图3),肺功能检查显示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呼气流速(PEF)减低,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25%~75%)减低(FVC81.2%,FEV.3%,PEF51.4%,FEF.7%,FEF.9%,FEF.3%),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心脏彩超正常。入院第8天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提示左舌、左下支气管闭塞,左上支气管通气不良(见图4)。入院第12天,患儿病情平稳,好转出院,院外继续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间断口服阿奇霉素治疗。

最终诊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obliterans,BO),支气管肺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肺炎链球菌)。

请将您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儿科学大查房》的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by/17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