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症状 >> 协和医事单孔全胸腔镜下精准解剖性肺段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成为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新年伊始,我院胸外一科医疗团队在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的带领下,再次对原来的手术方式进行更高精尖的技术革新,成功开展“单孔全胸腔镜下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据悉,医院在精准医学领域的新突破。
精确定位实现术中精确制导
随着人们的健康体检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可得到精确的诊断和良好的治疗。而肺部小结节切除手术中,如何对肺部结节进行更好定位是一大关键所在,对胸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陈椿教授总结自己从事胸外科专业30年的工作经验,在进行数千例肺癌微创手术的基础上,结合术前胸部薄层CT三维重建,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五线三层一点肺结节精确定位法”,利用该方法结合术中手指的触摸,可精确地对肺结节进行定位,进而完成精准切除。据统计,该方法可精确定位出95%以上的肺部结节,比传统的“弹簧圈定位、美蓝染色定位”等方法更无创,可大大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陈椿教授为患者手术
所谓的“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指在原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的基础上,在段间平面对肺动脉、肺静脉、肺支气管进行更为精细的甄别,并加以解剖,在术前胸部薄层CT三维重建的基础上仔细观察血管走向,准确识别每位患者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支气管的变异所在,对每一位肺结节患者“量身定做”一套又一套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在精准切除肺部肿瘤、防止肿瘤复发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与以往单纯的肺段切除手术相比,该项技术无疑更为先进,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手术技巧。术前胸部CT三维重建定位肺结节术前胸部CT三维重建术后胸片提示双肺膨胀良好
新术式可惠及多种适应症病人
据陈椿教授介绍,肺癌切除方式在近一个世纪,经历了从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三次“由大至小”的历史性技术革命,其中肺叶切除术是当下公认的首选标准术式。在现实应用中,随着CT检测设备的灵敏性提高,早期肺癌患者越来越多,传统的肺叶切除术对于这些患者创伤显然过大。而随着胸腔镜手术的普及,胸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较以往也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单孔全胸腔镜精准解剖性肺段切术”应运而生。
“哪些病人可以选择单孔全胸腔镜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陈椿教授表示,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适应症有三类:第一类,肺部良性病变。如炎性假瘤、真菌球、结核球、错构瘤、肺大疱、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等,病变较大、位置较深或局限于肺段,楔形切除术无法完整切除病变;第二类,位于肺野中1/3或肺段中央的肺部转移瘤或晚期肺癌可考虑行肺段切除术明确诊断;第三类,原发性肺癌。肿瘤直径≤2cm,术前胸部CT提示GGO>50%或临床诊断为T1N0M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多次肺部手术史或肺内多发小结节,拟行同期手术切除的患者;年龄大于75岁、术前合并疾病较多、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常规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对于肺功能欠佳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及同时多原发小肺癌患者,肺段切除术更是绝佳手术方式。
接轨世界精准医学发展趋势
美国医学界在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年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自此,“精准医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陈椿教授自开展微创肺癌手术以来,始终坚持微创精准治疗原则,与美国医学界所提出的“精准医学”不谋而合。
自年5月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切除手术后,陈椿教授在肺癌微创治疗领域带领其医疗团队,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微创胸外科手术,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此次“精准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成功开展,亦表明了陈椿教授将始终保持与国际接轨、争当肺癌抗癌先锋的决心。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