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症状 >> 秋季慢性支气管炎又复发9种症状有9种用
还有,分型分期哦!
根据病人是否伴有喘息症状,慢支又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根据临床表现即病情轻重又分为3期:①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较前明显增多,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症状中任意一项加重。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的咳、痰、喘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③临床缓解期。指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咳痰,保持2个月以上,该期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不需服用抗生素等治疗,只需进行健康生活指导,避免诱发因素使病情加重。药物治疗常用药物1.镇咳类:用于干咳患者。常用药物有喷托维林、苯丙哌林、二氧丙嗪、右美沙酚等。2.化痰类:用于痰多咳嗽。常用药物有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溴已新等。3.平喘类:用于气喘。常用药物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沙美特罗、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4.抗生素:杀灭致病菌。常用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5.中成药:常用中成药有固本咳喘片、虫草清肺胶囊等。那么,不同的症状该如何正确联合用药来缓解病情呢?用药要分症状,才能有效治疗和缓解病情。1.患者痰稠不易咯出,可选用:(1)氯化铵(一次0.3-0.6克,一日3次,口服)(2)必嗽平(每次8-16毫克,每日3次,口服)(3)沐舒坦(一次30毫克,一日3次,口服)等2.患者出现胸闷、气喘及有哮鸣音时,可选用:(1)氨茶碱(一次0.1-0.2克,一日4次,口服)(2)舒喘灵(每次2-4毫克,一日3次,口服。也可气雾吸入,每次0.1-0.2毫克,只喷1-2。一日3次,也可4小时重复一次)(3)夜罗宁(每次3-6毫克,一日3至4次,口服)等。3.当患者发热、咳嗽加重、有脓痰并不易咯出时,应加用抗菌药物,如(1)复方新诺明(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2)头孢氨苄(成人每次0.5克,每日3-4次,口服)(3)强力霉素、青霉素等。4.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者,可用:右美沙酚片+罗红霉素片+固本咳喘片(1)右美沙酚为中枢镇咳药,可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症状;(2)罗红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可杀灭致病菌;(2)固本咳喘片为中成药,具有润肺止咳作用;三者协同使用,作用互补,增强疗效。缓解期停用抗生素。5.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者,可用:阿莫西林胶囊+氨溴索糖浆+补金片(1)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有明显效果,可减轻炎性病灶的发展。症状缓解后须停用;(2)氨溴索为粘痰溶解剂,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加速痰液的排出,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3)补金片可健脾润肺补肾,对脾肺肾脏气虚衰的患者较为适用。6.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可用氨茶碱片+头孢克肟胶囊+固本咳喘片(1)氨茶碱能扩张支气管,缓解气喘;(2)头孢克肟为三代头孢菌素,对多种病原菌有杀灭作用;(3)固本咳喘片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有治疗和调理作用。7.不同的咳、痰、喘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即慢性迁延期,可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颗粒+胆龙止喘片(1)阿莫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其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杀灭作用,适用于慢性感染的长期用药。(2)氨溴索为祛痰药,能引起呼吸道分泌液增多,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同时还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消化道溃疡病和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3)舒喘灵对支气管选择性较强,能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有平喘的作用,而且其增强心率的副作用较轻,适用于心率较快的患者。8.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较前明显增多,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症状中任意一项加重,可用:特布他林+氨茶碱+盐酸氨溴索颗粒+头孢克洛片(1)特布他林能选择性地扩张支气管,即具有解痉、平喘的作用,与氨茶碱合用可增强平喘力度。(2)盐酸氨溴索能促进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及排出,因此有润滑祛痰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护支气管黏膜的排菌、湿润作用,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头孢克洛是头孢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属广谱抗菌药,故适用于杆菌所致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而且对肾脏损害副作用较小。9.对青霉素过敏,有不同的咳、痰、喘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可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氨茶碱(1)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一,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因此类药物对幼年软骨造成掼害,所以18岁以下未成年人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盐酸氨溴索能够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另外还具有镇咳的作用,消化性溃疡和肝功能不良者慎用。(3)氨茶碱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具有平喘作用。如使用上述药物2-3天症状仍无缓解,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健康嘱附1.吸烟者首先应戒烟,因为吸烟是慢支公认的最主要的发病原因。2.加强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攀、散步、定量行走,提高运动耐力。3.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雾、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吸入,减少对支气管的不良刺激。4.寒冷天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采取保暖措施,避免受凉。5.加强营养,讲究个人卫生,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by/2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