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症状 >> 专题笔谈支气管哮喘的精准治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实至名归用者为尚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作者:柳亚慧,时国朝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医院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年第40卷第5期专题笔谈栏目DOI:10./j.nk050105引用本文:柳亚慧,时国朝.支气管哮喘的精准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40(5):-.
时国朝,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慢性气道疾病、肺血管疾病、肺结核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上海市科委、教委和卫健委重大、重点课题多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JRCCM、JACI、ERJ、FrontImmunol、JBC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副主编《实用临床呼吸病病学》等医学专著。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罹患哮喘的总人数已达3亿以上[1],我国哮喘患病率仍逐年上升[2]。黄克武等[3]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人群哮喘的患病率为4.2%,以此估计中国约有万例哮喘患者。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哮喘的治疗基本以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ICS)为主,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等,但是这种治疗方式未考虑到哮喘的不同表型与内型,相当部分患者仍达不到哮喘的完全控制甚至部分控制。“全国城区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和“我国城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费用及相关情况的回顾性调查”显示我国年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哮喘发作急诊就诊率为22.3%[4]。
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除了患者依从性差、呼吸道感染、环境暴露、药物诱发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同的患者,其临床特征(表型)和内在发病机制(内型)并不完全一致,用一种治疗方式(ICS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患者。由此,在哮喘发病机制日益明朗的今天,人们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by/2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