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危害 >> 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支气管扩张咯血1
作者:陆淑瑾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年19期
支气管扩张(支扩)咯血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而中老年患者是支扩伴咯血的主要人群,此类人群又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笔者在应用西药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例,效果满意。
1病历摘要及辩证施治患者孙某,女,59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30余年,再发4天”于年11月5日就诊。患者25岁时就在家乡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年因大咯血医院行左下肺切除术,术后咯血得到缓解,但肺部感染迁延不愈,时常服用西药抗生素。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克洛、洛美沙星等已产生耐药。来笔者处就诊前两年,患者一直四处就诊,曾服中药,并间断性联合两种抗生素,每次服用10~14天方可控制病情。但每隔三四个月又会出现咯血。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初诊见患者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咳蛋花样脓痰,易咳,痰中偶带血丝,左下肺隐隐作痛,动则加剧。胃纳一般,大便欠畅,舌红苔燥,脉细数。自诉就诊前3日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肌内注射血凝酶两日,每日U,同时服用头孢呋辛酯0.5g,每日2次;红霉素肠溶胶囊0.g,每日3次;盐酸氨溴索(沐舒坦)30mg,每日3次。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咯血急性发作期。中医诊断:咳血。辨证:痰热壅肺,热毒伤络,迫血妄行。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豁痰止咳。处方:大蓟10g,茜草炭10g,继木10g,白茅根20g,生大黄9g,生山栀9g,金银花15g,鱼腥草20g,蒲公英15g,蚤休6g,淡竹叶10g,桔梗10g,浙贝母10g,瓜蒌子20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停用沐舒坦,两种抗生素继续服用,剂量不变。
年11月11日至年12月16日,患者诊治过程略,详见本刊22卷19期。
后复诊及随访,根据病情患者酌情加减中西医药物,患者虽感乏力、偶有脓痰,但病情稳定,未再见咯血症状。
2中老年支扩咯血临床有如下特点:①年龄和体质特点,《内经》有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无论童年时期是否患有肺部感染,步入中老年以后器官功能减退,肺脾肾等脏腑虚损。
②疾病病程特点,大多患者病程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反复感染,治疗较困难。
③基础疾病特点,此年龄段患者因脏器虚损功能失调又多伴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免疫系统等基础疾病,对支扩伴咯血的恢复不利。
3在用药原则上,针对中老年患者临床特点,需注意:①中药的剂量。一方面,急性发作期清热解毒之品用量宜大。如清热解毒之品仅用常规剂量治疗恐难控制感染,若反复感染则肺络受损极易反复咯血。所以切勿墨守成规延误病情。另一方面,中病即止。火热之象得以缓解,感染得以控制之时,就应适当减少药量。
②中药的炮制。清热解毒药物如用鲜品效果更佳。因鲜品不易保存,使得中药从采集到入药,需经过多个工序,有效成分丢失过多。但有条件尽量选择鲜品,使药物疗效发挥最大。
③中药的选择。补益类药物特别是补气之品宜谨慎使用。因患者体质、疾病病程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发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乏力等虚损症候,特别是疾病缓解期更为明显。此时,出血已止,且火热之象缓解,但凡见到体虚之征都会考虑补益之品,首用补气药,如党参、黄芪、太子参等。
④顾护脾胃。长期用药需顾护脾胃。不管是西药抗生素还是中药寒凉之品皆会伤及脾胃,后天之本受损,治疗将大受影响,一定要重视保护脾胃。
西医对于支扩咯血的治疗比较明确,主要是止血、抗感染、排痰,其短期效果明显,病情控制较好,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且对缓解期无甚治疗效果。如同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不仅可缓解西药耐药现象和服西药后的不良反应,而且对长期治疗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更安全有效。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