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婴童·享智慧

导读:宝宝一咳嗽,一些家长就给用止咳药水或者消炎药,殊不知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咳嗽声预示着不同的疾病,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不同咳嗽声所预示的疾病

  1、干咳:

  多见于宝宝呼吸道感染早期,气管有异物或者过敏。

  2、持续干咳伴喘鸣音:

  即有“咝咝”,类似“拉风箱”声,提示宝宝可能有毛细支气管炎。

  3、咳嗽,喉咙里还有“呼呼”的声音:

  提示宝宝患上了支气管炎、肺炎或支气管扩张,也可能是异物伴感染、肺水肿等。

  4、犬吠样咳嗽:

  小孩“空、空、空”样的咳嗽声,像小狗叫的声音,或咳时声音嘶哑,可能是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咽白喉、喉白喉等。

  5、痉挛性阵咳:

  剧烈性阵咳,咳嗽一声连着一声,可十几声到几十声,持续相当长时间。咳时面部颈部憋的通红,剧烈的咳嗽常引起声门痉挛,发生类似鸡叫的声音,常引起干呕,咳嗽一阵后稍安静段时间,又开始咳嗽,提示宝宝可能患上了百日咳。

  6、哮鸣音:

  音调高,具有象金属丝震颤样音乐性的音响,这种情况大多是宝宝患上了哮喘。

  7、无声咳嗽:

  咳嗽但没有声音,声带麻痹、肌无力,呼吸肌或膈肌麻痹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同的咳嗽处理方法不同

  1、这几种咳嗽父母可先观察并做好护理

  (1)虽有咳嗽、发烧,但宝宝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体炎。

  (2)咳嗽有痰,但不发热,精神好。

  (3)只发生在清晨的咳嗽。紧张时或运动后的轻微咳嗽。

  护理方法:

  (1)让孩子多摄入一些液体。

  (2)用空气加湿器或蒸发器来增加空气湿度,温度以25-27为好,湿度为60-65%。

  (3)夜间咳嗽,可以稍微抬高他的头。

  (4)如果因为哮喘咳嗽,可根据医嘱用一些支气管舒张药或其他哮喘药。

  2、宝宝出现这几种咳嗽需及时就医

  (1)孩子吃东西后,突然咳得很严重,并且呼吸困难,可能有异物堵住气管,这种情况可危及生命,及时送医。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果冻等。

  (2)如果孩子咳嗽不断,呼气时有哮鸣音,且一到晚上症状就加重,这可能是哮喘的症状,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

  (3)宝宝脸色不好,发紫,或者呼吸增快,加上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可能是肺炎,医院救治。

  (4)如果宝宝长期咳嗽,低热,消瘦,有可能是肺结核,一定要做胸片,结合菌素实验,一旦确诊,医院进行治疗。

  3、若咳嗽有痰可帮宝宝拍背排痰

  方法:

  拍痰时,宝宝趴在床上或是家长大腿上,头低脚高,家长把手完成一个弧形,中间悬空,以适当力道,从下往上拍击两侧肺部对应的位置,但骨突处及腰部不可以拍,边拍边鼓励孩子咳嗽。

  注意事项:

  1、拍背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脸色和呼吸变化,如有脸色发紫或呼吸不顺畅的现象,应稍作休息,等孩子呼吸平稳后再继续。

  2、一般在喝奶前30~60分钟或喝奶后2小时拍痰,每次拍5-10分钟,每天拍4~6次,如同时有雾化吸入治疗,则在吸药后再拍。

  关于宝宝咳嗽家长最易犯的5个错误

  1、咳嗽需要立即止咳

  不需要。咳嗽不必急于止咳,咳嗽是人体的防御反射之一,不完全是坏事,能把呼吸道内的异物与分泌物排出体外,所以应先服用祛痰药物,同时给宝宝多补充一些水分,使痰液变稀,有利于宝宝排痰。

  Tips:小孩也不能用成人止咳药水,而且咳嗽3-15天才能恢复,父母中途不要随意更换药物。

  2、小儿咳嗽要先用抗生素

  应根据病因选用。过敏、烟尘、异物刺激引起小儿咳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呼吸道有炎症的宝宝,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生素,否则不仅对咳嗽治疗无益,还会增加胃肠道和肾脏的负担。

  3、反复感冒咳嗽就是免疫力低下

  错误。饮食不合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微量元素缺乏,有鼻炎,治疗不合理等都可以引起孩子反复感冒咳嗽,不一定都是免疫力低下,所以最好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吃增加免疫力的药物。

  4、乱用民间食疗方

  根据宝宝病情选用。有些父母认为食疗方法至少是无害的,其实食补不当,也会起到反效果。比如最常见的冰糖炖雪梨,可以清热,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但主要治疗干咳无痰的肺燥型咳嗽,而风寒感冒的宝宝服用后可加重病情。因此,在没判断清楚宝宝咳嗽是属于哪一种的情况下,也不能滥用食疗的方法。

  5、饮食对咳嗽没有影响

  错误。孩子咳嗽时,不要吃一些寒凉、油炸的食物,鱼腥虾蟹这些有腥味刺激的食物、酸甜的食物,花生、瓜子、巧克力等含油脂较多的食物,不要给予大量的补品,此外不要吃橘子,虽然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是生热生痰的。

编辑:juying8









































咋样治白癜风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ys/19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