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常见)和支气管阻塞;

2.诱因:婴幼儿期麻疹、百日咳、支气管感染病史;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3.发病机制:损伤气道清除功能和防御功能→更容易感染→反复感染→气道扩张;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唯一体征,无咳嗽咳痰等症状,病变好发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不易发生感染;

2.体征: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慢性者可有杵状指;

3、支扩的好发部位:左下叶和左舌叶支气管,左下叶细长,更易发病;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胸片:①支气管柱状扩张→轨道征;②支气管囊状扩张→卷发征;

(2)确诊:高分辨CT(HRCT):最好且常用,确诊手段;

(3)支气管造影:主要用于术前准备;

2.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2)肺脓肿(详见附表);(3)肺结核

(4)先天性肺囊肿;(5)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四、治疗原则:

消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1.治疗基础疾病;

2.控制感染:重症患者特别是假单胞菌感染者,须选抗假单胞菌抗生素静滴(头孢他啶等);

3.改善气道受限:支气管舒张剂;

4.清除气道分泌物:

①引流排痰:引流体位为病变肺部取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每2~4小时引流一次,每次15-30分钟;(右肺取左侧卧位);

②雾化吸入: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酶,可通过阻断中性粒细胞释放DNA降低痰液粘稠度;

5.支气管动脉栓塞:用于反复感染、大咯血,病变不局限,而内科治疗无效的支扩(栓塞增生的支气管动脉);

6.外科手术:用于反复感染、大咯血,病变局限且内科治疗无效的支扩;

肺脓肿与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

△注:

1.若吸入性肺脓肿青霉素治疗不敏感,则选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

2.根据人卫八版教材,肺脓肿抗生素治疗总疗程为6-8周。

年执医真题回顾

女,60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30年,再发伴发热3天。近3天来静脉滴注‘头孢菌素’,仍有较多脓痰及痰中带血。查体:T37.5℃,左下肺可闻及湿罗音,杵状指。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肺癌

C.肺结核

D.慢性支气管炎

E.肺脓肿

A

患者有慢性咳嗽、大量咳痰、反复咯血,且有杵状指,考虑支扩或肺脓肿。但因患者仅低热,且并未说明脓痰是否臭,加上肺脓肿患者咯血较少见(并且不可能持续30年),优先考虑支扩。

女,35岁,间断咳嗽、咳痰伴咯血20年,行HRCT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囊状扩张,其余肺叶未见异常。今日再次咯血,量约ml,给予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欠佳。该患者宜选择的最佳治疗措施为:

A.静脉滴注鱼精蛋白

B.换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C.支气管动脉栓塞

D.支气管镜下止血

E.手术切除病变肺叶

E

患者咯血量较大(ml),且内科治疗无效(垂体后叶素效果欠佳),病变局限(行HRCT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囊状扩张,其余肺叶未见异常),加上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故使用手术切除效果较好。(支气管镜下止血仅用于门急诊初步止血,仅为对症治疗,本例不适用)

(-题共用题干)

男,45岁。发热、咳脓痰1周,胸部X线片示右下叶背段浸润阴影。用头孢呋辛治疗体温稍下降,但痰量增多,为脓血痰,有臭味。1周后复查胸部X线片示:大片浸润阴影中出现空洞。

.治疗中需加用的药物是:

A.阿米卡星

B.左氧氟沙星

C.甲硝唑

D.红霉素

E.万古霉素

C

患者典型吸入性肺脓肿表现,加用甲硝唑治疗可针对脆弱拟杆菌、阿米巴原虫进行治疗;

.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部X线片示空洞缩小。抗感染的总疗程应为:

A.8-12周

B.6-8周

C.3-6周

D.2-4周

E.7-10周

A、B

根据人卫七版教材,肺脓肿抗菌药物治疗总疗程为8-12周;根据人卫八版教材,抗菌治疗为6-8周。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zz/13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