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概述

支气管热成形术(BT)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非药物、依赖于仪器的介入治疗方法,对象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重度哮喘患者。

重度哮喘:在过去一年中,需要使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建议的第4级或第5级哮喘药物治疗,才能够维持控制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喘。

单纯重度哮喘:第4级治疗能够维持控制,但降级治疗会失去控制。

重度难治性哮喘:第4级治疗不能维持控制,而需要采用第5级治疗。

支气管热成形术的操作程序

工作原理:通过治疗电极将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支气管壁组织,导致气道平滑肌组织的变性以及数量的减少,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术前:

1、由经验丰富、受过培训的支气管镜治疗医师实施。

2、实施的医疗单位必须有合适的术中监测设备以及应对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3、患者应在术前两至三天,手术当天和术后一至三天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4、术前FEV1稳定时应大于或等于患者近期值的85%。

术中:

1、完整治疗包括3次操作:右下叶、左下叶、双侧上叶。

2、每次操作之间相隔至少3周。

3、力求覆盖每个肺段。

4、每次操作前,先检查已治疗的气道是否存在持续性的炎症或感染。

5、治疗范围为叶支气管远端至直径大于3毫米的小气道。

术后:

1、严密监控!

2、出院标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FEV1处于术前值的80%;患者状况稳定。

3、术后随访教育。

支气管热成形术的作用机制

基本原理:支气管热成形术通过温度控制的射频能量减少气道壁上增生的平滑肌;从而改善哮喘发作时气道通气性。

支气管热成形术的疗效与安全

相关研究显示:支气管热成形术(BT)的疗效可持续10年或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BT可以推荐作为哮喘治疗的一种非药物、长效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充分的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控制的哮喘患者或者对于生物制剂无应答的患者。

总结

支气管热成形术已在全球许多国家批准为重度哮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短期风险:与哮喘暂时加重相关的治疗副反应;典型不良反应常在治疗后1天内出现,经过规范处理后好转;需住院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少。

长期获益:改善AQLQ、ACQ;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该项技术的作用机制、预测因子等方面,仍不十分明确,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唐昊

医院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wh/25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