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危害 >> 锻炼加饮食调养,白露将至这份食谱可以防
白露实际上是表明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尽管有时白天天气还是炎热,不少市民晚上睡觉还会开空调,或洗冷水澡,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不要洗冷水澡,以免着凉。
中医和民间素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最为重要的了。
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腹部的保暖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都已不合时宜了。特别是老年人,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用轻柔、松软、保暖性强的材料。还要注意夜晚保暖,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也会引起腹泻。
刘绍贵主任提醒:衣着上早晚应适当添加,尤其是老年人和某些病患者,不可拘泥于“秋冻”之说,避免受凉生病或使病情加重。2春捂秋冻要有度随着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时不少体虚的市民应及时添衣,避免生病。
刘绍贵主任提醒:养生还要注意春捂秋冻,这也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因为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燥邪伤人饮食防秋燥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我们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刘绍贵主任提醒: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白露两大任务:贴秋膘+防过敏炎热夏季过去,白露时节可以开始逐渐贴秋膘进补。对于体虚者,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易伤脾胃,所以白露季节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则会影响肺和皮肤。
刘绍贵主任提醒:白露季节应以滋阴润燥、益胃养肺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酸性的代谢产物,多吃豆类等高蛋白质植物性食物,少食油腻厚味食物及辛辣食品,选择当季蔬菜与苹果、梨子、葡萄、石榴、柑橘、枸杞子、芝麻、蜂蜜,以及沙参、洋参、党参、芦根、桑叶、菊花、麦冬、生地等进行食养或药养。同时,应适当多饮水,直接补充人体水分,避免气候干燥对人体产生的直接伤害。搓耳+泡脚+柔肾经养肾气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起要经常给肾“打打气”,即补养肾气。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泡完脚以后,要做揉肾经的功课,腰为肾之府,腰可是肾的家,肾以温为补,所以我们要经常搓一搓腰眼,别让它冻着。坐到床上,脚心相对,两脚心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这样可以连通肾经,然后双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让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边翻边按摩,反复操作就把整个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从下翻到上,直至小腿发热为止。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体操、打篮球、羽毛球、导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白露温差大注重耐寒锻炼“白露”时节,大气环流开始调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风逐渐调整为冬半年的冬季风,北方地区冷空气的侵入也逐渐频繁,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致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专家称,“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第一个就是防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第二个方面就要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第三要防肠胃病,到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
第四个就是乱补。比如说我们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第五个方面就是防肥胖,到秋天的话天气转凉了,胃口也好了,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
第六个就是防伤害,秋令时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白露食谱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贴秋膘”,注重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其实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刘主任推荐5款适合白露节气的食谱,供大家参考。
01银耳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克。
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02党参枸杞鸡汤乌鸡1只、党参20克、枸杞10克、红枣6个、清水10碗、生姜2片。
乌鸡清理干净后,斩成大件;红枣去核;党参清洗后切成小段,枸杞清洗干净;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大火煮开,撇干净血沫,转慢火煲2个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03香酥山药鲜山药克,白糖克,豆粉克,植物油克(实耗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山药洗静,上锅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等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
04糯米阿胶粥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养血止血、滋阴安始。
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注意:感冒时及胸闷腹胀、纳呆苔厚腻者,不宜服。
05沙参枸杞粥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来源:大湘健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徽300户家庭获评最美称号安徽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吴秀岚一行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