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危害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病诊断中有哪些应用
点击以上蓝字,轻医院肺病科↑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病诊断中有哪些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系日本池田茂人于年创制。其优点为:管径细、可弯曲、照明采光好,一般可插人3-4级支气管,可视范围大、视野清晰,可在直视下活检、刷检或灌洗、操作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少。经多年改进,并采用电子技术,制成电子支气管镜,更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并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如今不仅可利用纤支镜进行摄影、录像,也可进行各种治疗。纤支镜已成为诊治呼吸病的重要手段。
(图片:医院肺病科梁海瑛副主任医师给患者行气管镜检查)
纤支镜检查在呼吸病诊断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肺癌
纤支镜检查是国内外对肺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诊断肺癌的阳性率较高,约为60%-90%。用钳夹、刷检、刮匙、针吸及术后痰液检查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综合措施,常可提高阳性率,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唯一检查手段。但受各种因素,如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影响,对镜下可见的中心型肺癌阳性率可达94%,肿瘤向管腔内生长者阳性率也高。而对周围型肺癌、病灶过小(1cm)、包膜过厚、活检钳难以穿透病灶的,阳性率较低,可采用针吸法提高阳性率。纤支镜检查能较快地确定病灶部位与细胞类型,是明确手术切除部位(包括切除范围),制订放疗、化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治疗效果等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对痰内找到癌细胞,而胸片正常的隐性肺癌,纤支镜检查的确诊率可达90%。
(2)咯血
纤支镜检查常可确定出血的原因和部位。smiddy报告77例咯血病人,其中66例(86%)确定了出血部位,对活动出血的病人,93%确定了出血部位。对咯血的常见原因,如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结石、肺切除术后反复小量咯血、外伤后咯血等,经支气管镜检查,均有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在大咯血的情况下作纤支镜有较大危险,需作好抢救准备,尽量在手术室进行,作好床旁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大咯血时一般主张用硬质气管镜,或先行气管插管再插人纤支镜检查,以保持气道通畅,避免窒息。
(3)肺结核
Willcox报道例痰菌阴性而胸片可疑病人,60例证明为肺结核,活检阳性率为75%。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阳性率更高。结核引起的支气管变化形态多样,包括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下小结节,干酪样斑块,溃疡,息肉,糜烂,瘫痕形成和管腔狭窄等。凭肉眼观察有时难以与肺癌区别,可通过病灶处活检、刷检、灌洗及术后收集痰涂片和培养、来提高确诊率。通常涂片检查的阳性率为20%-37%,培养的阳性率为44%-5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涂片阳性率为17%-50%,培养的阳性率为88%左右。(4)弥漫性肺疾病
对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粟粒型肺结核、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着症、肺假性淋巴瘤、肺泡微结石症、白血病肺浸润等,纤支镜检查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确诊率一般为73%-79%。但由于经纤支镜肺活检取材过小,有时对肺弥漫性病变难以作出特异性的诊断,对于这些病人必要时仍需剖胸肺活检。经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将灌洗液(BALF)送实验室检测(包括一般性细胞学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酶学、生化学、免疫学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电镜检查等,为弥漫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开辟了一条途径。
(5)下呼吸道一肺感染
应用纤支镜收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是确定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病因学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有:①吸引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作细菌学检查;②带塞导管保护性毛刷(PSB)收集标本作细菌定量培养;③支气管灌洗(BL)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灌洗液作细菌定量培养;尤其是PSB和保护性BAL可避免上气道寄殖菌群的污染,对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病原的特异性很高。对重症肺炎或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免疫受损或器官移植后肺感染,如卡氏肺抱子虫、巨细胞病毒、分支杆菌、军团菌等,均有很大的诊断意义。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PS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60%-%。BA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60%与70%-80%。
(医院电子支气管镜报告)
文字内容来源《呼吸内科主治医生问》,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医院肺病科
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ys/1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