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治疗 >> 肺脓肿病因及治疗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肺炎,继而形成脓肿,称为肺脓肿。发病急骤,以高热、咳嗽和咳吐大量脓臭痰为主要症状,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40摄氏度。伴有出汗,畏寒,胸痛,气急,其他还有精神萎顿,周身乏力,饮食减退。有时痰中带血和中等量咯血。约一周左右,脓肿自行破溃,痰量骤增,每日咳出达-毫升的脓臭痰。此外,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胸膜炎,支气管不同程度的扩张,脓气胸或脑脓肿。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与细菌、原虫或免疫机能降低等因素有关。肺脓肿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突发性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臭痰。痰和血培养,痰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发现和确定病原体。血白细胞检查总数可达2万-3万/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X线摄片检查呈大片浓密模糊阴影,边缘不清,脓肿形成,脓痰咳出后,X钱检查显有脓腔,透亮区内见液平面。恢复期后,肺部残留索条纤维阴影。X线分层摄片对诊断深层腺腔及局限性气胸有帮助。支气管造影术、支气管镜的反应,可以加强并发症的诊断。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痰液引流、对症处理等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治愈。部分病人经内科治疗3个月以上感染不能控制,脓腔依然没有缩小,或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支气管胸膜痿时,可外科手术治疗。本病中医属于“肺痈”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邪正交争,正气拒则突发高热,卫气不固,津液外泄是为汗,邪气深入于内则畏寒。热毒之邪乘袭,邪热壅肺,津液被阳火煎熬,或热损肺络,瘀热内积郁而转生为脓,导致枢机不利,故咳漱,咳唾浊沫、粘液痰、脓性痰以及痰中带血或咯血。脾主运化和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今脾虚无力转输贯通周身,致使肢体无以营养,故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胃纳不香。1.[处方名称]黄芪汤[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托脓,泻火解毒。主治肺脓疡。[处方组成]生黄芪15克、鱼腥草30克、赤芍9克、丹皮6克、桔梗6克、瓜蒌9克、生大黄(后下)9克,水煎服。[辨证加减]风热袭肺型(多见初期)加桑叶、菊花;痈脓型加苇茎、冬瓜子、桃仁;正虚邪恋型(多见后期),加太子参、沙参、知母;热陷厥阴型,加犀角、生地、钩藤、羚羊角;正虚阳脱型配合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疗程疗效]治疗31例经X线检查为肺脓疡患者;经治疗后除3例中断治疗外,28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X线显示正常或仅残留少量纤维素阴影。一般服药l剂,临床症状即开始好转,服3剂临床症存基本消失。疗程平均14天。[处方来源]李汉俊。[处方备注]本方采用黄芪意在扶正祛邪,托脓解毒,且现代药理证实黄芪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选用大黄是根据中医学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的原理,以通泻的方法来排除体内的邪热、痰浊、瘀血、痈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