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具有高致病、高致残等特点,

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

我国目前有超过万慢阻肺患者,

平均每分钟约2.5个人死于慢阻肺。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认识它↓↓

1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主要包括慢支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

慢阻肺病人很常见吗?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接近1亿。但是,您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没见过太多知道自己得了慢阻肺的人,这其实与慢阻肺经常被误诊或漏诊有关。美国的几项研究显示,慢阻肺的正确诊断率仅有14%-46%。所以,实际的慢阻肺患者可能更多。

3

患慢阻肺的高危险因素到底有哪些?

1.吸烟

是最常见的原因,吸烟增加患病机率,也使患者肺功能进一步受损。

2.环境因素

被动吸烟、职业粉尘、大气污染、气道的过敏或变态反应、慢性呼吸道感染、社会经济地位等。

3.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部分基因位点的改变等,可增加患病风险。

4

慢阻肺会传染吗?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不是传染病,因此不会传染。它主要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如吸烟等),部份患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部分基因位点的改变等,可增加患病风险。

5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阻肺?

(1)是否经常每天咳嗽?且每天咳嗽很多次?

(2)是否经常有痰?

(3)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自己的年龄是否超过40岁?

(5)现在是否吸烟或者曾经是否吸烟?

如果有三个及以上问题回答“是”,应当向医生咨询,并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6

哪些人是慢阻肺高危人群?

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

7

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

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咳、痰、喘)。

常见症状:

1、呼吸困难是最重要的症状,也是患者体能丧失和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

2、慢性咳嗽,常为首发,早期早晨较重。

3、咳痰,咳嗽后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并感染时量增多,常为脓性痰。

4、喘息和胸闷,但不是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症者有明显的喘息,听诊有广泛的吸气相或呼气相哮鸣音,胸部紧闷感常于劳动、用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和肋间肌收缩有关。

5、其他:尤较重者可能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长时间剧烈咳嗽可导致咳嗽性晕厥,合并感染时可咯血痰。

8

得了慢阻肺,我们应该怎么办?

得了慢阻肺,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医院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了解自己的病情。

2)需要认识到,慢阻肺是无法被彻底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并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

3)避免接触慢阻肺危险因素,戒烟、减少污染环境的暴露时间。

其次,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的治疗。因为慢阻肺是无法彻底治愈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一些控制病情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接受患者规范化管理及病人自我管理。

在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少盐少油、加强营养,保持规律的身体活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9

慢阻肺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虽然慢阻肺的损害几乎不可逆,无法根治,但是,通过规范治疗仍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恶化,减少急性期发作。

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方式:

(1)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药物可以放松肌肉,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使得呼吸变得轻松。

(2)糖皮质激素:如果支气管扩张剂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

(3)肺部训练。

(4)氧气治疗:严重的慢阻肺降低血液中的氧气,因此,你可能需要补充氧气。

(5)抗生素治疗:慢阻肺的患者比健康的人更容易肺部感染。发现肺部感染现象要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及时消除感染。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少数的慢阻肺患者有效,但证据尚不足。

10

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并减少二手烟的暴露:这是预防及治疗的首要措施。

2.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应做好劳动保护。

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应改换烟道,常开抽风等排气设备,室内采用湿式拖地。

4.增加免疫,预防感冒(反复感冒也是危险因素):注意冷暖变化,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如斯奇康、泛福舒、胸腺肽等)。

5.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建议哮喘和慢阻肺患者注重膳食营养,多吃蔬菜、水果,进行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走步等,也可以进行腹式呼吸、呼吸操等锻炼,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建议积极了解医疗机构提供的“三伏贴”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6.哮喘患者同时还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宠物毛发、皮屑)和各种诱发因素。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本文编辑:小易

联系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zz/229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