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罗云扬)

一、中科创达:全球领先的平台型智能操作系统服务商

1.1公司立足操作系统,发展智能软件、汽车与物联网业务

公司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横向深耕和纵向拓展两个阶段:-年:深度耕耘——立足操作系统,发展智能软件业务。年公司成立,设立之初主要从事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Linux系统产品的开发和相关技术服务,随后拓展到Android系统,并开始与移动芯片厂商高通、Flextronics进行合作。年协助联想推出业界第一款智能本产品Skylight。年参与高通第一代QRD操作系统相关研发工作,同年获高通、arm、展讯、北极光投资。年与展讯开展战略合作并成立高通联合实验室。年成立Inter、微软联合实验室。年至今:横向拓展——收购核心企业,拓展汽车与物联网领域。

年公司与Inter成立合资公司,同年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年与arm成立合资公司,进入智能物联领域,同年于深交所上市。年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创通联达,创通联达推出TurboX智能大脑平台,应用于智能家居、VR/AR、无人机等领域;收购车载娱乐系统公司爱普新思与慧驰科技,芬兰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和引擎公司Rightware,其Kanzi软件在全球汽车视觉软件中市占率第一。年收购保加利亚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Solution。年推出AI开发套件TurboXAIKit。年推出TurboX边缘智能平台,完成3D互联座舱平台研发。年收购自动泊车公司辅易航51%股份。

股权结构清晰,实控人为赵鸿飞。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创始人赵鸿飞自公司上市以来一直为实际控制人,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7.29%,越超有限公司持股4.14%,陈晓华持股2.26%,其他公众股东持股55.87%。公司子公司共76家,包括爱普新思、慧驰科技、Rightware、MMSolution和辅易航等。

核心团队结构稳定,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公司创始人赵鸿飞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曾任职于恩益禧-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现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司董事陈晓华为清华大学学士,年起担任公司董事,现持股2.26%,为第二大个人股东。邹鹏程为清华大学学士,曾就职于恩益禧-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科红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入中科创达,历任市场部总监、高级副总裁、副总经理。

耿增强为中科院硕士,曾任无锡亚联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领导亚洲开源Linux系统—Asianux操作系统的中/日/韩/越多国联合开发和推广;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市场总监,领导第一代移动终端(MID)的Mid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和推广;现任中科创达总裁。

公司凭借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面向智能软件、网联汽车、物联网推出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营业务就定位于操作系统,对Android、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进行长期研究与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智能手机、网联汽车、物联网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有:适用于智能手机、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相机、VR/AR等智能终端的定制化专属智能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面向汽车厂商和Tier1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工具产品;推出TurboX物联网开放智能大脑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面向边缘计算推出物联网开发框架平台TurboXEdgePlatform。

1.2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公司经营状况良好

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营业收入与利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上,公司营收由年的6.15亿元增加到年的26.28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3.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72亿元,同比增长49.5%。

利润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由年的1.17亿元增加到年的4.4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0.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54.2%;公司利润仅年出现下滑,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1%,系新业务智能汽车和智能物联网投入较大所致。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软件行业快速发展,公司智能软件、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业务量明显增加。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国内外营收占比约为1:1。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子公司及研发中心分布在全球30个地区,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和本地支持。从营业收入来看,各地区营收增速基本与公司总体营收增长保持同步,年中国大陆、欧美、日本、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56.2%、22.1%、15.3%、6.4%,国内外营收占比约为1:1。

公司费用管控良好,高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上市以来费用管控良好,三费合计由年的33.26%下降至年的29.68%;其中销售费用由年的3.37%增加至年的4.15%,总体保持平稳;管理费用由年的30.52%降低至年的25.29%,呈逐年下滑趋势;财务费用由年的-0.63%微增至年的0.24%,波动较小。公司属于高科技企业,全球范围内共有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90%;-年公司研发费用保持较快增长,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4%以上,高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智能手机、汽车、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1.3定增募集资金加码研发,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定增募集资金17亿元,用于研发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5G智能终端认证平台、多模态融合技术和中科创达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设项目。年2月24日,公司发布《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17亿元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研发项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研发项目、5G智能终端认证平台研发项目、多模态融合技术研发项目和中科创达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设项目。年8月11日,公司完成定增,发布《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股份变动报告及上市公告书》,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20,,股,于年8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5G技术快速发展,带动公司手机业务稳步增长

2.1操作系统核心提供商,连接产业链上下游

公司为芯片、智能终端、元器件、应用软件厂商和运营商提供手机操作系统产品与服务。公司作为操作系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拥有领先的智能终端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工程技术服务和全方位的技术咨询。与芯片厂商(高通、华为、arm、三星半导体、瑞萨、Inter等)、手机厂商(华为、OPPO、VIVO、小米、三星等)、元器件厂商(东芝、豪威科技、舜宇等)、运营商(ATT、威瑞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应用软件厂商(腾讯、百度、阿里、支付宝等)优质企业展开合作。

公司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终端软件差异化、运营商定制化与认证、自动化测试、系统升级FOTA、硬件设计和Camera一站式,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腕投等)等终端产品。软件研发则完全覆盖内核驱动程序集成、框架优化、运营商认证实现、安全增强、新设计的用户界面、上层应用定制化等重要环节。

2.25G渗透率提高+产品高端化,为手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传统智能手机年迎来拐点,出货量逐渐回落。智能手机出现以来,整个市场快速扩张,根据IDC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25亿台,到年已达到14.71亿台,实现出货量翻了一番,在年达到最高点14.72亿台。随后几年一直至今,智能手机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出货量有所回落,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台,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变化与全球类似,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6亿台。

5G手机渗透率迅速提高,年8月达到73%。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1.63亿部,占当年出货量的52.9%;年1-8月,5G手机出货量1.68亿部,同比增长79.7%,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4.1%。分月度数据来看,5G手机渗透率逐步提升,年7月渗透率达80%,随后有所回落,年8月渗透率为73%,但仍保持在70%以上。

手机单机价值量提高,5G应用创新趋势下单机软件和操作系统价值量有望随之提高。尽管年受到疫情影响,智能手机出货量呈下降趋势,但从IDC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不同价位智能手机出货占比可以看到,0-美元手机占比下降较快,-美元、-美元、美元以上手机占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智能手机上的消费投入意愿会有所增加,高端智能手机仍然会是发展趋势。软件、操作系统是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手机的高端化必然会带动软件、操作系统价值量的提升。

2.3与头部厂商深度合作,共享手机行业发展

全球手机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年CR5达到70%。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智能手机行业集中度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年全球智能手机TOP5品牌出货量合计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比重从51.5%提升到70.2%,我国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TOP5品牌市占率从59.7%提升到96.5%。受华为被美国制裁影响,年全球TOP5品牌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随后国产品牌迅速填补空白,年Q2全球TOP5品牌为Apple、Samsung、Xiaomi、Oppo、Vivo。

公司与头部终端企业保持深度合作,提供全栈操作系统技术产品。在5G市场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在包括兼容性、协议、认证、功耗、稳定性、射频天线等技术领域带来了大量的研发需求,并且由于5G带来的研发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机行业的技术门槛。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操作系统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头部智能手机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三星、传音、一加、索尼、夏普、富士通、摩托罗拉、联想、TCL等。在核心客户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公司智能手机终端业务的增长。

自中科创达公司建立起,就与移动终端产业链顶端的芯片公司高通形成了战略合作,包括QRD(Qual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odm.com//mjcczz/27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