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气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支气管扩张治疗 >> 第8计慢阻肺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09.28
您听说过“慢阻肺”吗?
“慢阻肺”的全称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据统计,年中国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达87.63万,位居我国各单病种死亡人数第三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而且在这些慢阻肺患者中,近九成在之前都没有明确诊断。因此,慢阻肺的防治十分迫切。年,我国慢阻肺患者增长至近1亿人。
“健康长寿36计”请听第8计:
本期嘉宾
曾
玉
兰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老年医学会理事、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来,曾玉兰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各种病因的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治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5年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今年3月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本期视频
慢阻肺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一
知晓率低
慢阻肺目前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以外、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疾病,但是知晓率却非常低,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没有听说过这个疾病。为什么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沉默的气道疾病
慢阻肺是一种“沉默”的气道疾病,发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已经有肺部的过度通气存在,随着疾病进展,出现严重的肺部过度通气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丧失早期诊断的机会。
2
不重视肺功能检测
慢阻肺的诊断必须通过做肺功能的检测才能确诊,不像高血压、糖尿病,简单测一下血压、测一下血糖就可以基本确诊了。很多人即使已经有咳嗽、气短、喘息的症状了,如果要他去做个肺功能,也大多会遭到拒绝。
所以,慢阻肺的患者很多都在早期漏诊了,等到诊断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最后发展到一动就喘气,严重的影响到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
二
致病原因
慢阻肺的症状主要是长期慢性的咳嗽、咳痰、气短,活动后更明显。开始可能是上楼的时候喘气,到后面会出现走平路也会气短等等。慢阻肺的致病原因主要有几点:吸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等。如果您身边有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出现症状,建议尽早通过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三
可防可治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原来属于顽症的疾病也逐渐有了新的治疗手段。慢阻肺的治疗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剂,种类也有很多。每个患者具体适合哪种支扩剂,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肺功能、临床表现等等来确定使用哪一类的药物。另外,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肺康复、呼吸运动(呼吸操)、家庭氧疗等等。
通过今年这次新冠疫情,很多人发现平时做一些肺功能的锻炼和保养实在太重要了。因为一旦肺功能受损,各种症状随之而来,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件事: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
首先要戒烟。任何时候戒烟都不迟,一定要趁早!同时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二手烟”的危害更大。另外,要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者颗粒,空气污染要多注意,远离工业废气。有症状或者有危险因素的,医院做一次肺功能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四
给患者的建议
得了慢阻肺怎么办呢?
坚持用药,坚持呼吸操、练习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和提高肺功能,还可以预防感冒。有些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在家里进行氧疗。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之声联合出品
本期嘉宾:曾玉兰
主持、文字整理:田天